紧凑两厢、涡轮增压、双离合,仅仅这三个词汇就足以让你在脑海中开始勾勒一台小钢炮的形象,不过事实是这样的形容并不符合奥迪A3的气质,160马力和七个挡位确实可以提供除Quattro之外你想要的所有,但这套系统大部分时间的表现细腻又精致,开着她你偶尔才会有虐待轮胎和路面的冲动。
即使是此时一举一动也显得温文尔雅,一种情不自禁的绅士派头,充分激发出你的小资潜能。这就是今天要介绍的A3,跟我们在大街上常见的主流奥迪们有着迥异的性格。
● 日常驾驶及绕桩表现
不管有意无意,大众正在培养我们对涡轮和双离合的依赖,当这样的组合一次又一次出现在你面前时,说实话我开始怀念起自然吸气的“自然”了,目前的情况指望3.2 Quattro还太遥远,我们只能寄希望于S-tronic变速箱能够顺利的掩盖涡轮介入之前的动力低洼。
既然是精致的车,就要用更敏锐的触觉去审视她。事实是在低速阶段你能察觉到车身细微的颤动,也许是我的态度过于苛刻,必须得承认这种不稳定是极其细微和短暂的,应该是采用了干式离合器片的缘故,总之我并不认为在车流中缓慢跟进是件有意思的事情,除非用换挡拨片把挡位锁定。
简洁的内饰设计很讨人欢心,能让你自然而然的把注意力集中于驾驶本身,双手最常触碰的部位:方向盘和排挡杆,被精心处理。掌握一切的感觉尤其好,特别是当你坐在一台两厢车里的时候。大众集团当然不会大方到把大众和奥迪这两个品牌下的产品同质化,上手的轻松简易仅仅是表面现象而已,更重要的是表层下面的内容,每个组件的协作十分默契,整体装配的紧实让人倍感踏实,当我们还纠结于她的平台出身、同门师弟等等问题时,这可以算是最有说服力的回答。
我很乐意把A3的动力响应形容为得心应手,1500转就开始的峰值扭矩平台意味着只要车辆动起来几乎就一直在享受250N·m的慷慨协助,数值不暴力,也足以让你产生理由充分的信赖感,除了前面提到低速情况下的不够柔顺,其余时候变速箱的反应都足够聪明,底盘和悬挂并没有为了舒适而妥协太多,能忠实的向你传递着丰富的路面信息,这种结构上的紧绷很符合年轻人口味,光是这点便足以让A3独立于主流奥迪之外。
换挡拨片手感依旧生脆,这种类似数码产品按键的设计用在一台汽车身上就像是个玩具(奥迪所有的拨片都是这种手感),如果不是换挡动作还算迅速,我真的不怎么想碰它,在S挡下用油门来选择挡位就行了,完全可以贴合你的每一个想法,或者干脆去拨动那个精致的排挡杆,乐趣更多。
又要稳定又要灵活,对A3来说其实不是太难的事情。在绕桩场地,这台小车表现出了较高的极限,四条225宽度的轮胎抓地力已经够用,而支撑度饱满的后悬挂则让车尾的动态响应非常迅速,车辆重心左右交替流畅自然,联想到之前A4L那心有余力不足的穿桩姿态,不得不承认小巧的车身确实有着先天优势,即使A3的定位不那么运动,她绕起桩起来也丝毫不会含糊。
我很喜欢这种被柔软表象包裹的硬朗内在,也许日常驾驶你有可能觉得这仍旧是保留了舒适考虑的奥迪,但在绕桩一类激烈操控中,坚固规整的底盘、饱满有力的悬挂后段行程支撑都会令你刮目相看。美中不足的是转向依然不够精准,这也是我们判断奥迪和宝马奔驰差异的有效方法之一,游走在凌厉和粘滞的中间地带,无法全盘否定,却又觉得缺少了什么,总之这方面A3继承了纯粹的奥迪血统,有戏,但不够精彩。
当下,电动汽车那可是占据着媒体头条,仿佛大家都觉得,通往更清洁未来的路就只有全面电动化这一条道了。但真的是这样吗?全球最畅销品牌、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长期领军的丰田汽车公司,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。
纳米06首创“天地门”,灵感源自航天器折叠舱门,后尾门上下分段开启。上门垂直开启高度1850mm ,下门展开是1200×900mm承重平台。我那200斤的胖哥们问我这平台禁得住他吗?踏乎的,它的静态承重达到了150kg。
东风日产新出的纯电轿车N7被质疑是“换壳版eπ007”。它俩底盘核心参数,2915mm的轴距一模一样,1895mm的车身宽度一模一样,车长和车高略有差异,懂的人都懂。但官方的回应那是慷锵有力:“咱核心部件和底盘设计完全不同!”但网友不吝这个,毕竟两车轴距一样,尺寸就差几厘米,说是“巧合”,确实牵强了。
昨天领克的全新大6座SUV 900上市了,叠加上市权益,卖28.99万起,顶配还不到40万,这现在大6座SUV都卷成这样了么?友商这些“9字辈”的理想L9、问界M9、腾势N9都卖多少钱?你让他们怎么卖?主要是尺寸一点也不逊色啊!这么一看,上市1小时大定直接破1万也不是没道理。
奥迪E5 Sportback的面世,标志着奥迪在华战略进入新阶段。未来,品牌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:计划至2027年累计推出14款新车型。